6歲小弟弟,感冒後頻繁清喉嚨已兩個多月,症狀持續且愈來愈頻繁。
服用抗過敏西藥後症狀仍不見好轉,兒科醫師覺得有妥瑞傾向,建議媽媽帶至兒童心智科評估。而弟弟持續有在吃中藥治療異位性皮膚炎,因此媽媽詢問是否能連同清喉嚨的症狀一起處理。
頻繁眨眼、頻繁清喉嚨……等等症狀,常會讓人搞不清楚孩子究竟是過敏發作,抑或是出現了妥瑞症狀。然而就中醫的角度而言,是過敏或妥瑞並不是很重要,因為基本上都會被歸類為“風證”,差別在於外風或是內風,而治療則是以祛風熄風為主。
臨床上很常看到因為感冒誘發妥瑞症狀,或是原本抽動或聲響的情況已經好轉,卻又因為一次感冒後再度發作。這種現象可能是因為單純感冒的風邪殘存引起,將風邪清除後症狀即會好轉。
較麻煩的是外風引動內風。
內風多見於陰虛體質的孩子,陰虛成因可能為先天體質,也可能是長期晚睡或睡眠不佳所導致。治療除了袪除風邪,還需要調理孩子的陰虛體質,避免下次感冒時再度誘發妥瑞症狀。
案例中弟弟看診評估後判斷應為單純外邪引起的風證,簡單的說,就是感冒沒有完全好,體內還有風邪殘存。服了一週的祛風藥後回診,媽媽表示清喉嚨聲已減少很多。
妥瑞氏症的診斷,必須符合較嚴格的診斷標準,
若症狀持續時間不超過一年,大多只能說是疑似“妥瑞氏症”。
以下提供幾點可簡單分辨過敏與妥瑞–
- 過敏:
- 症狀多出現於早晚溫差較大時,會於濕氣重、空氣差時症狀加重。
- 較容易出現眼癢鼻癢等癢的症狀。
- 服用西藥過敏藥物會緩解。
- 妥瑞:
- 症狀出現時間不定。
- 可能於壓力大、放鬆、吃甜食、看3C時加重。
- 眨眼與清喉嚨為不自主症狀,較少出現眼癢咽癢的癢症。
- 服用西藥過敏藥物不會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