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他早上起床後鼻水停不住。”
“醫師,他晚上咳到都睡不好。”
“醫師,他手腳脖子抓到都流血了。”
這些都是中醫兒科門診中非常常見的主訴,也是台灣目前兒童來中醫門診就診比例最高的“過敏疾病”。
所謂的過敏兒,指的是孩子患有過敏性鼻炎、氣喘,或是異位性皮膚炎。這三者可能獨立出現,也很常伴隨出現,故被稱為“過敏三兄弟”。
台灣為海島型氣候,整體環境濕氣較重,有利於塵蟎生長,而約有九成的過敏患者會對塵蟎出現過敏反應。因此,中藥調理的部分,主要是加強孩子身體的抵抗力(正氣)以減少對過敏原(塵蟎等)出現過敏反應。
過敏兒常見的體質
臺灣過敏兒的體質可粗略分為三大類:虛寒型、濕熱型、寒熱錯雜型。過敏性鼻炎/氣喘的孩子基本上是虛寒型體質,然而因為飲食及生活習慣的改變,臨床上夾雜濕熱體質的現象愈來愈常見。而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一般體內多會有熱象,常見濕熱型或為寒熱錯雜型體質。
- 虛寒型體質特點
- 面白唇淡
- 鼻涕/痰液偏稀,色透明
- 腸胃功能不佳,大便較軟散
- 肚臍中心溫度較周圍低
- 濕熱型體質特點
- 舌苔厚
- 大便偏臭偏黏
- 肚臍中心溫度較周圍高
- 口臭
- 燥熱,體味較重
- 寒熱錯雜型體質特點
- 屬於較複雜的體質,臨床上處理也較為棘手,最常見於過敏性鼻炎/氣喘與異位性皮膚炎併見的孩子。
這三種體質是較為粗淺的分法,更細緻的體質辨證則需由中醫師來判斷。體質的辨別對於過敏兒來說非常重要,不同體質的孩子舉凡用藥、生活保健、飲食注意事項都不盡相同。
舉例來說,坊間常可聽到用黃耆、枸杞之類的藥材泡茶飲讓過敏的孩子起到增強免疫力的效果,而這類偏補的保健茶飲實際上較適合虛寒型的過敏兒,對於濕熱型的過敏兒反而會起到症狀加重的現象。
故而依據不同體質來進行調理是中醫看診的重點,中醫用藥的特色是可以全面性處理身體的問題,當我們對證治療時,會發現不僅孩子過敏症狀緩解,其他包括食欲、睡眠、排便.…..等等其他問題也可一併改善。
除了中藥以外,在夏季三伏天/冬季三九天亦可使用三伏貼/三九貼的穴位敷貼治療,對於過敏症狀亦可起到顯著的緩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