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總論八-中醫的困境

現代醫學興起之後,中醫被打入冷宮。現在會看中醫的人基本上多數是先去看西醫,但因為西醫治療效果不好或症情反反覆覆,或是吃了藥之後人不舒服,才會轉來嘗試中醫,而一些重症更是少有中醫插手的餘地。
另外有些人試了之後覺得效果不錯,所以之後有些咳嗽、筋骨痠痛、胃酸之類的小問題會來看中醫,但是一遇到急性症狀像發燒、發炎腫痛等又跑回西醫去壓制症狀,在中醫西醫間游移也讓中醫難以發揮真正的效用。
在這樣定位不明的情況下,去醫存藥的聲音一直沒有停過。去醫存藥,就是去除中醫,保存中藥,人們認為中醫學和現代醫學相比,缺乏科學依據,應當廢除,反而是中藥當中可能藏有未知的寶藏,值得探索,檢驗中藥的有效性和毒副作用,研究中藥當中的有效成分,純化後可以做為西藥使用,例如中國研究員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用來治療瘧疾便是相當成功的案例。
然而我要說,這種想法是不對的,中藥固然是不錯的東西,但是中醫的理論、觀念才是真正與西醫不同且需要被保留下來的,中醫與西醫最主要的不同就是治療方向不一樣,不是在治療症狀,而是著眼於提升改善身體的功能,西醫治病,中醫治人,這才是更根本更完整的治療,大方向的正確比起細緻的檢查更為重要,在此基礎之上,也可以和現代醫學相輔相成。
尤其是近年來,因為產量、供需、運輸等多方的原因,讓我們平常使用的中藥品質、療效愈來愈下降,價格愈來愈貴,
甚至有缺藥的情形,在這種情況下,中醫本身更顯得珍貴,中藥只是中醫治療的其中一個工具,我們也可以用針灸、用生技產品、用科技的儀器,在整體觀的視角下,在中醫理論的指導監控下做治療,情況適合的話,廚房的蔥薑也能作藥治病,
使用不當的話,昂貴如蔘茸燕桂也是惡化病情的幫兇。